特斯拉有什么技术?

特斯拉有不骗国家补贴的技术、有不忽悠用户的技术、有在各方面处在领先位置还主动降价的技术。

微信号:MeetyXiao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甩锅技术!独一无二!

买特斯拉有两条危险:一,刹车失灵,二,维权时有可能受到人身攻击。

杀人停不下来!测绘收集中国地图及情报!这就是特斯拉技术!

特死拉的技术在于刹车失灵,能够送特斯拉车主高速碰撞的惊喜!

2014年7月23日,乐视 汽车 成立,2014年11月,蔚来 汽车 成立,2015年1月9日,小鹏 汽车 成立,在2015年7月,理想 汽车 成立!

L2辅助驾驶,有些车主把他当自动驾驶了,应该禁止上市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上海造的特斯拉也是中国造。

特斯拉就是把电脑装上四个轮子,然后就让电脑帮助你完成各种开车的动作和技巧!

特斯拉只能中午12点开一分钟,,别买

特斯拉公布的车辆数据,我们研究一天发现两个疑点

上海车展特斯拉维权事件进入第4天的时候,迎来了实质性的进展:4月22日傍晚,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主管的《中国市场监管报》发布车辆事故前一分钟的数据;当晚10点半,特斯拉官博发文:4月22日下午,我司通过特快专递的形式将封订的纸质版数据发送至张女士登记在我司的联系地址,共计48页,6697条。

(今早还发生了个小插曲:维权女车主的丈夫李先生认为此举侵犯了车主的个人隐私权和消费者权益。行车数据属于个人财产及个人隐私,而特斯拉未经车主允许,擅自将其公布给媒体及大众,他无法接受,会立即向郑州市市场监管部门进行投诉。)

那么,特斯拉公布的数据,是否符合最初特斯拉和张女士各自对该事故的描述?能否证明刹车系统到底有没有问题?网上的“大神”和吃瓜群众,又从这些数据里看出些什么?

再来简单回顾一下特斯拉昨天递交的数据。这份数据只是其中一部分,但也是目前为止通过公开渠道我们唯一能看到的。

1. 时间、车架号,大家都看得懂。

2. 车速一栏,绿色标注的118.5公里/小时,是驾驶者最后一次踩下刹车的车速;最底下那个48.5公里/小时,是发生碰撞前的车速。

3. 制动踏板物理性移动信号,只有一个数据,告诉我们刹车在哪个时间被踩下去了,但驾驶者到底如何踩刹车、踩下多少、深浅力度如何,我们不得而知。

4. 制动主缸压力,表示车的制动系统主缸是怎么工作的,数据从上往下增大,显示它在起作用。

特斯拉方面的说明:

在驾驶员最后一次踩下制动踏板时,数据显示,车辆时速为118.5公里。在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后的2.7秒内,最大制动主缸压力为45.9bar。之后,驾驶员加大踩下制动踏板的幅度,制动主缸压力达到92.7bar。紧接着,前撞预警及自动紧急制动功能启动(最大制动主缸压力达到140.7bar)并发挥作用,减轻了碰撞的幅度。ABS作用之后的1.8秒,系统记录了碰撞的发生。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后,车速持续降低,发生碰撞前,车速降低至48.5千米/小时。

也就是说,碰撞前一分钟,车辆以较高速度行驶,驾驶员开始踩下制动踏板力度较轻。之后,自动紧急制动功能启动并发挥作用,提升了制动力并减轻碰撞冲击力,制动系统均正常介入工作并降低车速。

此外,事故发生前30分钟,驾驶员正常驾驶车辆,有超过40次踩下制动踏板的记录,同时车辆有多次超过100公里每小时和多次刹停的情况发生。

3月11日,车主张女士微博发布长文,详细描述事发经过,包括一份记录了特斯拉郑州福塔店售后经理在电话中通报的行车数据。

电车志将特斯拉公布的数据图,和张女士此前拿出的行车数据进行了对比,发现前者少了一行:“27秒59分秒 激活车辆稳定程序”,其他完全一致。

对于特斯拉的数据,张女士当时在微博长文里明确提出了一些质疑。

简单概括一下:

首先,是双方提到的车速不符。张女士一再强调事发时车速约为60公里/小时,而特斯拉方面提供的数据是118.5公里/小时。

其次,事故发生的时间不符。张女士认为事发时间为18:17,但特斯拉记录显示事发时间为18:14。

最后,张女士认为刹车时速度下降率有问题。她表示,按照特斯拉提供的数据,车辆从118.5公里/小时降至最终的48.5公里/小时,耗时过长,证明刹车有问题。因为按照Model 3相关评测数据,其百公里刹停时间一般短于3秒。

这些数据,到底能不能还原事故发生前一分钟发生的事?如何看待特斯拉公布的这一分钟数据?

电车志今天采访了常年跑浙赛新速和CTCC的车手Dennis。

一、45.9bar和92.7bar是什么概念?

首先,刹车力度和刹车行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一般对民用车来说,特别是现在电子辅助满配的民用车,是不需要特别大力的。通过控制刹车踏板的行程,在电子刹车辅助的帮助下,就能控制刹车总泵推出刹车活塞,给轮子上的刹车盘一个制动的力。

但这次特斯拉只放出了刹车力度这么一个数据,刹车行程的数据空白。

那么再来说,45bar的刹车力度是个什么概念。

在民用车上,45bar是比较重的刹车了。这个力度的刹车,基本就是刹车踩到底,足以激活车辆的ABS防抱死。

90bar对很多人来说,已经是极限。很多纯机械的赛车里,比如TCR这类的,它的刹车没有助力。

为了达到一个比较高精准的控车,在入弯的时候,需要做寻迹刹车。

第一脚下去,是重刹然后慢慢地松刹车。但这个第一脚的重刹,很少有人设到100bar以上值(赛车上,刹车力度对应的制动力是可调的)。

100bar是个什么概念?打个比方,在地上放个易拉罐,你一脚跺下去,跺得后脚跟发麻了,差不多有这么大的力。

在我们这里刷圈的学员,我经常让他们往死里踩,有些男生通常也只能踩到70多bar,能踩出140bar的人几乎没有。特斯拉事件里,要么是车主真的慌了,往死里踩,要么就是有系统介入。

二、2秒钟从94公里/小时刹到48.5公里/小时正常吗?

民用车100公里/小时的刹停距离,好一点的家用车,一般在37米左右。

特斯拉公布的那个数据,推算一下,从94公里/小时到撞车,距离在40米左右,用了差不多2秒。

这个距离就算不能完全刹停,起码可以把速度降到比较低的范围,撞车时的速度是48.5公里/小时,这个可能会有点问题(当然,降速不够有很多影响因素,不能完全以刹车测试的数据来对等)。

Model 3的100公里/小时刹停距离到底是多少?电动车实验室曾做过测试,测试的车辆为Model 3长续航全轮驱动款,电机功率250千瓦,电池容量75千万时,原厂使用的轮胎规格是235/45 R18。

试地点是一段已经铺装完成、马上要投入使用的封闭路段,可以看到路面上交通标示都已经画好。经过测试,原厂宽胎100公里/小时的刹停距离为38.8米。

换上窄胎后,刹停距离有所变长,为42.5米,相差不多(当然,降速不够有很多影响因素,不能完全以刹车测试的数据来对等)。

在网络上,围绕着特斯拉公布的数据,一场全民分析热潮正在进行中。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也发表了一点看法。

1. 全国乘联会秘书长

据央广网今日报道,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总体来看,应该是驾驶员在120公里,就是118.5公里情况下,踩下刹车制动之后,其制动力仅有45、46bar,但是随后加大力度达到92bar。理论来说,撞的时候,车辆的自动驾驶系统应该能够控制住,比如我们在自动行驶时,一般来说自动驾驶能够在控制车在前端发生风险前有效刹车,并避免事故发生。作用的确起到了,达到140bar,但还是相撞了,只是相撞的时速降到50公里以下。所以总体评价,自动驾驶系统、防撞系统介入效果并不是特别理想。理论来说,安全距离如果不够,应该提早减速并给予一定处理,所以这个我觉得还是有一些偏差的。”

那么,这份数据能否证明特斯拉的刹车系统有问题?

崔东树:刹车系统在驾驶者踩下刹车之后,主缸压力已经逐步上去,然而上的速度相对较慢,具体结果还是要去观察,因为我们无法判断驾驶者踩刹车是基本没踩到?踩得太少?还是说已经使很大劲,仍然没有踩刹住。我觉得这还是要看最终结果评价以及软件算法。

2. 各路车评人

车评人闫闯认为,特斯拉公布的数据,“是刹车问题的实锤,如果不是雨雪或沙石路面的话”。

他陈述的理由如下:

在6:14:25.41,车速达到94公里/小时,这时驾驶员的刹车力度达到40bar以上,ABS已经介入。40bar基本就是普通人急刹车一个很极限的数据。

2秒钟后,也就是6:14:27.45,车速只降到48.5公里/小时。这2秒钟,如果算一个平均速度的话,车辆至少行驶了30-40米。

一般民用 汽车 100公里/小时的刹停距离,不过35-40米;而当事车辆从94公里/小时降速到48.5公里/小时,也用了这么长距离,所以它的刹车是不合格的。

底下,有不少网友提出“刹车热衰减”的问题,包括另一位车评人陈震(刹车热衰减,是指刹车系统因刹车盘和刹车片强烈摩擦而产生高温后,刹车出现力道衰减的现象)。

最后那一脚刹车,刹车主泵压力在45-70时ABS启动,后面压力持续增加到100甚至100多的时候,也就是踩得更重了,ABS反而不启动了。而且从车速看,减速效果也不如之前,但依然在减速,这不正说明最后刹车片已经热衰减到抱不住刹车盘的程度了吗?

对此,闫闯的回复是:1. 高速行驶,刹车强度会偏大,的确会让刹车迅速升温,但高速行驶的风,同样可以让刹车快速降温;2. 在驾驶员最初踩刹车的时候,ABS已经介入了,说明已经超过了路面刹车极限。结论:这台特斯拉不存在刹车热衰减问题。

车评人颜宇鹏,同样注意到了2秒钟,车速从94公里/小时降至48.5公里/小时的问题。他认为有两种可能:第一种,驾驶者没有全力踩下刹车,没有发挥出车辆的刹车性能;第二种,驾驶者全力踩了刹车,但总泵的建压不够及时,或者其他因素,使得这车没能完全发挥它的自动效能。

还有一些 汽车 行业相关人士,也提到了我们现在能看到的这份表格内容过少,并希望可以公布更多数据信息。

比如,一位名叫史高拔的业内人士表示,刹车制动过程需要多个系统的参与,起码包括制动踏板开关传感器、踏板深度传感器、电机、整车控制器、ESP系统(含ABS),启动AEB紧急制动了还有前向雷达参与。但特斯拉方面的表格,只给出了车速、踏板开关信号、制动缸压力这几个数据。“把踏板深度数据、电机转速信号、前向雷达数据都给出来,完整还原车主踩刹车的过程,电机转速和车速校验,前向雷达看前车距离……是不是更能反映当时的真实情况?”

3. 吃瓜群众

“吃瓜群众”方面,也有不少疑问。

如何保证数据的真实性?

@故森啊:这事,不管怎么样,口碑是差了很多,特斯拉的公关要负很大责任,现在大家注意力都转移到数据有没有篡改上了,让子弹再飞。

@书院先生chichi:区块链该站出来了!何止特斯拉!其他行业的各种数据从一开始生产都该上链。

当初为啥不给数据?

@829:为什么当初监管部门要数据不给?反而要闹成这样才给?

半小时内为啥会踩了40次刹车?

@Basil-WuGang:致未开过电动 汽车 的朋友一个提示(无恶意),电动车有动能回收系统,该功能会让车辆在没有踩油门时减速,所以从你松开油门的时候,车辆就迅速自动减速了。我开电动车,除了等红灯需要刹停时会用到刹车,其他时候几乎不用刹车。30分钟40次对于电车来说,真得多到不可思议,除非堵车。

时速118公里是怎么开出来的?

@骞longlive羽:半小时刹车40多次(这里不知道是指单踏板减速也算,还是只算踩下制动踏板),看问题的角度不仅仅是刹车没问题这块,还有另一个角度说明这段路还是挺拥堵的(下午6点高峰期)。那么问题来了,特斯拉说撞车之前车速高达118公里/小时,高峰期路段怎么开的?这有点蹊跷啊。

@黄昏的铃音1028:6:14:22秒,时速118公里;6:14:27秒,时速48.5公里。我想请问下如何在市区高峰期红绿灯路口前跑到时速近120公里的?能否请郑州交警部门调一下路口监控比对下车速?

可能是车主误操作

@贝塔roku:司机是车主的爸爸,松油门缓行,再轻刹,快撞了来不及了再重刹,这时ABS启动,所以他感觉踩不动。那是一条刚修的新国道,自己超速没注意,追尾了,ABS帮了他,他还怪特斯拉刹车失灵。

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数码小驴:事故发生前30分钟,驾驶员有超过40次踩下制动板,同时多次超过100km/h和多次刹停记录。这种前提下,发生热衰减也是合理的解释。让子弹继续飞一会儿,感觉最好是能结合交警的监控或者行车记录仪,看看实时画面匹配情况,这样就更加清晰明了。

@原图儿:国家已经介入了,特斯拉也公布了数据,等待官方给一个公平的结果。

另据央视 财经 报道,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接受采访时表示,现在法律的规定如果消费者和经营者之间发生了分歧需要鉴定,双方可以委托一个双方都认可的机构来检测。像这个案例当中,消费者可能不同意特斯拉指定的检测机构,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消协、法院等监管部门,由他们来指定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去检测。如果这种检测机构还跟不上的话,那就需要提升我们的监管和鉴定能力跟得上技术发展的需求。

总而言之,特斯拉维权事件已经走到“行车数据公开”这一步,眼下需要更为专业和权威的解读,静等有资质的鉴定机构做出判断,尽早公布最终结果。

这个问题,你有什么看法?

特斯拉回应被起诉:车主至今不同意检测!当事人称“要整连续剧”

和讯网 汽车 综合。针对5月6日河南维权车主张女士对特斯拉以及陶琳正式起诉一事,特斯拉于今日进行了回应。

特斯拉:车主至今不愿三方检测,相信法院判决

特斯拉表示,公司一直以产品质量问题为重点,全力推动车辆进行第三方权威机构的检测事宜,但 张女士至今不同意接受相关部门指定或监督下的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

特斯拉称,事故发生时驾驶员是张女士的父亲,但其父亲本人并未出面说明当时的驾驶情况。张女士口头描述“刹车失灵”的指控,也未有相关第三方认可的有效证据。

关于张女士提起的诉讼,特斯拉表示相信法院的判决。 “相信法律一定会给出一个公平公正的判决。”

当事人: 这才是第一集,要整就整连续剧

5月6日晚,河南特斯拉维权女车主张女士发文称, 已正式 起诉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特斯拉(北京)有限公司和特斯拉全球副总裁陶琳。

张女士认为 , 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特斯拉公司以及特斯拉对外事务副总裁陶琳发布的一些不实言论, 违背事实,意图将自己塑造成无理取闹的“职业车闹”, 已经对她本人以及家人的工作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其诉求包括,要求特斯拉与陶琳方面停止侵害原告名誉权并消除影响, 在微博和全国性媒体刊发进行书面道歉,赔偿精神损害赔偿金5万元人民币等。

这份起诉状中仅有针对车主张女士 侵害名誉权的主张, 并没有任何对涉及事故车辆的诉求。

对此,维权女车主丈夫李先生向媒体表示,先就侵害名誉一事起诉, “这才是第一集” ,之后他们会再起诉事故车辆、刹车失灵的问题, “一点儿一点儿跟他来,要整就给他整连续剧。”

事件核心“跑偏”,短期内或无定论

这个结果显然不是广大消费者以及国内数十万特斯拉车主愿意看到的,这将更不利于推动整个事件的解决,同时还可能对任意一方造成“舆论的不平衡”。

对于维权车主张女士来说,已经做好了与特斯拉公司长期斗争的准备,而特斯拉公司在对方没有充足证据的情况下也不可能轻易妥协。

因此这场“年度大戏”注定将不会在短时间内上演“大结局”。

特斯拉为什么要在上海建厂?

特斯拉为什么在上海进行建厂,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想使自己的品牌在中国有很大的竞争力,再者就是对于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政府是大力支持的,而且对于中国市场来说是非常巨大的,而且现在中国是一个汽车大国,如果在中国取得很大的成功的话,也可以对其他国家进行一个模仿复制,来达到全球电动化的目的,对于在上海建厂肯定是有他的原因的,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对于上海这个城市来说有着深厚的汽车文化的积累与沉淀,而且在早些年间,就已经有上海大众,上海通用这些品牌的注入,而且生产研发很多时候都是在上海进行,而且对于上海来说是一个贸易码头,对于运输方面是非常便利的   而且现在在上海就业的人群的文化程度是比较高的,而且有很多的科技人才都在这里,如果在这里建厂的话,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找到很多优秀的员工,这也是非常方便的一件事情,从而能加快汽车生产的进程    对于特斯拉这样的豪华品牌来说,政府也是比较支持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上海的GDP,而且对于厕所啦,到到来也是持肯定的态度的,而且对于前期的选址以及各种资质的申请都是有很宽的政策,所以考虑到以上各个方面的因素,在上海建厂是一个比较不错的选择 今年七月份,特斯拉与上海政府达成初步协议,将在上海建厂。这家电动汽车公司表示,该工厂最终将年产50万辆电池驱动的汽车,超过其在美国几厂的总产量,在中国建立工厂将使这家总部位于加州帕洛阿尔托的公司,避免支付高达40%的进口关税,并降低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电动汽车市场的售价。据报道称上海市政府和特斯拉公司的代表没有立即置评,该消息,但特斯拉此前曾表示,中国工厂将增加现有产量,其美国制造业务不会受到影响。并且不管从哪个方面来看,特斯拉中国建厂从埃隆马斯克的嘴里可以看出都是一件能够帮助特斯拉实现腾飞的大好事情,首先是产能的彻底释放,根据特斯拉的规划,中国工厂产能将会是每年50万辆,这是特斯拉目前所有工厂预计最大产能的5倍,这个很好的解决model 3目前面临的问题,我们都知道,虽然在六月的最后一周,特斯拉model 3的产能突破了5000辆,但是对于这台车多达42万辆的订单来说,这依然是杯水车薪。并且model 3订单数量还在不断增加,其次,特斯拉将要在中国建设的这个工厂虽然还是一个独资工厂,因为从今年的7月28日外资在中国土地上独资建厂,已经是被允许的,但前提条件是必须是新能源汽车工厂,特斯拉显然符合这个条件,独资工厂意味着特斯拉在中国工厂上的运作将更灵活,在利润上也100%将归属于特斯拉,另外一个好事就是因为在中国建厂,中国又是特斯拉大的单位市场之一,再加上中国人工费用相比美国的优势,特斯拉中国工厂落成后,将进一步帮助特斯拉扩大盈利能力,并且中国工厂也具备研发能力,未来更多的特斯拉车将在此诞生。 在今年1月7日,特斯拉上海的超级工厂正式动工建设,5月份一期工厂基本成形,将在6、7月份进行管道通信、设备部署、设备调试和试生产。如果没有出现问题,那么试生产会在在9月开始。但是特斯拉在上海建厂的计划由来已久,不过因为马斯克不愿遵守中国政府的相关政策,所以就一直拖着。但是今年在上海建厂的计划又被提上了日程。那么特斯拉为什么选择在上海建设工厂,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产品成本的降低:上海位于的长三角地带,是中国六大汽车产业群之一,汇集了众多汽车零部件供应企业,所以特斯拉在相关采购与运输环节上的成本也将有所降低,从而产生利润。 2.政策的开放性大:上海最大的优势就是开放,所以改革的实验重任也落在了上海。在公布的“扩大开放行动方案100条”中,明确说明了要争取外资新能源汽车项目落地。 : 3.位置的特殊性:上海位于亚太地区的中心,其周边建立了技术中心和生产基地享受上海完备汽车产业链带来的诸多福利。 4.人才的聚集地:汽车产业历来都是上海的支柱产业,同时也孕育了一大批造型、工程及营销等方面的人才,为特斯拉提供了不小的帮助。总而言之,特斯拉会选择在上海建厂也是为中国的100万量订单做准备,为自身寻求利益。当然这也是我国对自主品牌电动汽车是更大的考验。 特斯拉首个海外超级工厂在上海临港产业区正式开工建设。这是第一个获批在中国独资建厂的外资车企。 上海现在正在建设一个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战略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的产业体系:。一般在我们国家,这也引入瞩目的企业,一般的城市是招商不过去的,上海的这句话限制制造业已经是违背了上海是建立一个金融中心的说法,我估计特斯拉也是看到了在上海建厂融资方便,比其他城市,特斯拉和其他的造车新势力一样,缺钱。 @2019

特斯拉数据经过加工?司法鉴定专家回应维权车主疑问

特斯拉数据经过加工?司法鉴定专家回应维权车主疑问|汽势热点_独家资讯_汽势传媒

汽势Auto-First|张驰

张女士表示,“ 我一直不发声不是放弃维权了,而是不想再浪费公众资源。 我的维权事件仍在依法向国家监管部门投诉,希望特斯拉能够依照中国的法律法规,尽快履行监管部门的责令。”

事实上,“车顶维权”事件发生后,4月21日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就发文责成河南省、上海市等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依法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同时,强调企业要切实履行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为消费者提供优质安全的产品和服务。

郑州市郑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也第一时间回应,责令特斯拉 汽车 销售服务(郑州)有限公司无条件向张女士提供该车发生事故前半小时完整行车数据。

特斯拉官方微博在4月21日下午发文称,特斯拉已主动与郑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系并汇报相关情况,特斯拉愿意全力配合,提供事发前半小时的车辆原始数据给第三方鉴定机构或政府指定的技术监管部门或者消费者本人。同时恳请郑州市市监局指定权威的、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鉴定机构,开展检测鉴定工作,早日还原真相。据汽势Auto-First了解,目前相关部门调查还没有进一步结果。

据汽势Auto-First了解,特斯拉行驶的相关视频,作为特斯拉的数据运营平台,并不会直接存储视频文件,而是通过计算机视觉神经网络创建抽象场景表现,在这种表示中,物体被可视化为带有颜色编码的长方体形式,并丢弃像素级别的信息,这将大大减少下载数据的带宽和存储空间。

特斯拉所存储的数据解读,显然不是提供给一般车主就能看得明白的,需要专业的第三方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也需要特斯拉配合。

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副主任郭弘近日表示,“通过 汽车 取证技术可以分析数据是由于操作系统或者其它原因造成的车辆事故。"

对张女士提出的特斯拉提供给她的数据是经过加工的质疑,郭弘表示:“事实上,特斯拉数据分为若干个部分,包括摄像头,Model3配备了一个U盘,在哨兵模式下摄像数据被存储在U盘里;在ECU模块里也可提取到相应数据;EDR模块可提取到碰撞数据。对所有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基本上可以还原车辆交通事故的实际情况。最近相关部门在对此进行鉴定,我们也在等待后续结果,希望能给公众一个客观真实的交代。”

郭弘介绍,目前特斯拉的鉴定涉及到车辆电子数据取证,按照取证规则,需要公安机关和司法鉴定机构介入。关于有用户提出,为什么特斯拉和蔚来提供的数据不一样,蔚来数据很全,而特斯拉就几例,是不是经过了修改。郭弘表示,数据真实性也是司法鉴定的重要部分,相应机关会进行区分。

此前特斯拉“车顶维权”车主张女士还提出,她行车记录仪中没有行车视频记录,特斯拉方面通过微博回应称:“关于行车记录仪无视频,是因为车主没有创建专用的文件夹”,特斯拉方面认为车主在行车记录仪使用方面出了问题。

对此,郭弘指出还有另外一种可能,那就是数据可能已经被覆盖。郭弘介绍,行车记录仪数据一般存储在SD卡里,如果车辆被撞后还在通电,行车记录仪还在继续工作,这时被写入的数据常常会覆盖掉发生事故的部分,一旦数据被覆盖,就基本没有复原的可能性,这也是公安交管部门经常遇到的情况。郭弘提醒车主,要特别注意这一点,做好行车记录仪数据的保护。

郭弘介绍,包括特斯拉在内的外资 汽车 企业,虽已同意把数据放在国内存储,但在公安机关或司法鉴定机构进行数据提取分析时,到底厂家需要给哪些数据,法律层面还没有相关规定。

终极问题:白送你一辆特斯拉,你是否还敢开?

4月17日,晚上22时,广州增城区一辆特斯拉,除了司机之外,还载着一名乘客,途经东江大道北的时候,径直撞上了道路右侧的水泥隔离墙,随后还与另一来辆电动者发生碰撞,结果很惨烈,特斯拉上的那名乘客当场遇难。

事故原因当然还在处于调查当中,但咱们来根据报道和现场的细节推测一下,看看能发现什么。

首先,它说的是男乘客,说明这辆特斯拉极有可能是一辆网约车,网约车司机经常开车,难免疲劳驾驶,这个时候特斯拉的自动驾驶功能,就难免会作为疲惫司机的不二之选,而从另一辆车的行车记录仪当中,我们也能发现,这辆特斯拉是径直撞上水泥隔离墙的,也就是说,要么是这个司机自己开车,他没有看到这块隔离墙,要么就是自动驾驶在开车,系统没有分辨出这是隔离墙,各位觉得哪一个可能性更大呢?

那特斯拉是怎么回应的呢?他们派出了工作人员,说会积极配合调查。

历史 总是惊人地相似,同样是4月17号,通往是晚上,美国德州,也有一辆特斯拉发生了事故,两人死亡,而且,这辆特斯拉已经确定是处于自动驾驶状态,为什么如此确定呢?

那是因为这两名乘客,一名坐在副驾驶,一名坐在后排。

那美国警察怎么做的呢?他们四天后就发布了对特斯拉公司的搜查令,下令彻查事故,获取这次车祸的数据,你看看,美国警方的办事效率是真高,特斯拉在美国也是屁都不敢放一个。

那我说这个是什么意思呢?

那就是,在美国夹着尾巴,出了事故就老老实实的特斯拉,一到咱们中国,似乎就膨胀了,就爆发了,鼻子就朝着天上了,就不把顾客当回事了。

2020年1月,郑州的一名女士也是买了一辆特斯拉,才开了不到一个月,就遇到刹车失灵的情况,连撞两台车,最后也是撞上了路边的水泥防护栏才停下,好在先前的两台车消耗了大部分特斯拉的动能,等撞倒防护栏的时候车速已经慢下来,这位女士才捡回了一条命。

这位女士去找特斯拉理论。

三次调解,三次,不仅没谈出个所以然来,居然连最基本的行车记录都没有拿到,这要我说,你花钱买了特斯拉,居然连自己的车的行车数据都调不出来,而且还只有总公司能掉出来,这数据怎么这么金贵?难道有什么特殊的用途吗?这个我们在后面会仔细说道。

更可笑的是,特斯拉副总裁陶琳在接受采访时,是这么说的,“近期我们所有的负面消息都是这位女车主贡献的。” 这意思就好像在嘲笑这位车主,嘲笑她是个跳梁小丑,字里行间还流露出一丝丝的无奈和居高临下的高傲。

随后他的原话是“我们没有办法妥协,就是一个新产品发展必经的一个过程。我们自己的调研显示,90%的客户都愿意再次选择特斯拉。”

就好像没把这次事故当回事,这意思好像就是说,首先,并不是我们的错,这是新产品开发所要经历的必然过程,你不能怪到我们头上,而且,我们的用户即使是被我们新开发的,不完善的产品坑了,他们其中也有90%以上的人会再次原谅我们。

在不忘“宠爱”粉丝的同时,这位副总裁还开始反咬那位女车主一口,说这位车主维权手法很专业,应该是背后有人。

这听起来就好像自己好挺委屈,是有人故意在针对特斯拉搞事儿一样。

当然,这番话自然也惹恼了绝大部分人,甚至是特斯拉自己的粉丝,甚至连咱们的央媒,这个最具权威性的新闻机构都点名批评特斯拉,它这才低下了它高贵的头颅。

但态度依然是那个上位者,“我们与往日一样认真聆听媒体和网络上的各种声音”,字里行间除了“有恃无恐”外,我看不到一点真诚的道歉。

那我们不仅要问了,这个在美国像个乖宝宝一样的特斯拉,怎么到了中国,就高这么飞扬跋扈,不把用户放在眼里呢?

“白眼狼”,我觉得放在特斯拉身上真挺合适。

特斯拉是第一个在中国建设工厂的独资外资企业,但它虽然是外资,但却被当作“亲儿子”一样。

首先是特斯拉的那块地,9.73亿人民币,1297亩,然由于竞拍的时候,只有特斯拉一个,所以这块地的价格只是市场价的十分之一。

随后19年,特斯拉从各大银行贷款100亿,利率是基准利率的90%,也就是每年3.915%,这可是只有最优质的国企才能拿到的最低利率,所以,可以说,咱们自己是拿出了满满的诚意与特斯拉合作。

那特斯拉是怎么回应我们的诚意呢?

首先是国产的Model 3中搭载的芯片是旧型号,与原定申报的不相符,再者,原本承诺的“V3快充不会被周边 汽车 分享功率”这一条,特斯拉也没有遵守。而在美国是明确表明V3充电桩不会被分享。

实锤双标。

除此之外,在特斯拉自己统计的安全报告中,就显示,每行驶2.8亿公里就会发生一起特斯拉车辆燃烧事故。相比之下,国产新能源车则要安全得多,其发生一次燃烧事故的行驶里程高为4.47亿公里。

当然,你大可以说特斯拉这种又贵又危险的“高 科技 棺材”,我不买就是了,反正也没我什么事情。你要是这么想,你就错了。

别忘了,特斯拉是一辆具有自动驾驶功能的车,我们就拿Model3举例,它装备有8个高清摄像头,一个毫米波雷达,12个超声波传感器。这其中,8个摄像头能提供360度全景视觉,探测半径达到了惊人的250米,不知道我说到这大家想到什么了,各位在用电子地图的时候不是也查看过想去的地方的全景图吗,那是不是周围的设施都看得一清二楚明明白白。

但这可不像是电子地图会把你的脸上打码,维护你的隐私权,特斯拉的摄像头可没有打码的功能,它可是会清清楚楚地识别出你到底是谁,所以别以为自己不是特斯拉的车主就能高枕无忧。

那我们再联想到中国有几十万辆特斯拉,它们不仅在搜集它们周围建筑的信息,综合精切的坐标,街道景象数据、道路网数据、导航数据、环境影像等具有地图测绘属性的数据,把它们整合成一幅精细程度极高的地图之外,它还能识别每个周围的人的身份信息,从而不仅能模拟出这个城市的建筑地图,还有他们居民的生活轨迹。

而且由于是实地拍摄,其精准程度远远超过军事侦察监视,毕竟美国的U2,黑鸟侦察机那都是没办法飞到我国领空侦察的,而特斯拉就能大摇大摆地开到你家门口,实时监测路过它的所有行人,只要它还有电,它就不会停止。

那当这样一张精确到极致的地图绘制出来之后,它的价值当然不言而喻,尤其是绘制它的人姓“美”。

那既然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我们不妨再进一步畅想,比如,未来第三次世界大战开始之前,美国就已经收集到了各个主要城市的重点 科技 企业,金融企业,重要人士的家庭地址,各个主要的基础设施,从而为精确打击做好了准备。

当他们大举进攻的时候,他们也会知道那一栋房子最容易坚守,那一栋房子最坚固等等,而且,别忘了自动驾驶这个功能,比如,可以设定一个自毁程序,让几十辆车据撞击一条特定的运兵铁路,或者堵塞一条可以改造成飞机场的高速公路等等,而这一点点积累的劣势就有可能成为一场战争的胜负手,不是有个寓言故事是这么说的,

少了一个铁钉,掉了一个马掌;

掉了一个马掌,失了一匹战马;

失了一匹战马,丢了一个国王;

丢了一个国王,输了一场战争;

输了一场战争,亡了一个国家。

所以,咱们国家,还有邻国俄罗斯,都有这么个规定,那就是不许让特斯拉这种具备摄像头的车辆进入一些敏感真实时军事的地段。

我们刚刚说的都是特斯拉对于周围事物检测的能力,而对于那些能买得起特斯拉的精英们来说,特斯拉也没打算放过他们,国外一黑客大神,也就是那个封号为“绿神”的黑客,黑入了特斯拉车的车内摄像头,并顺利地提取出了白天和黑夜两段拍摄画面,画面清晰度,连马斯克自己都感叹:居然如此清晰。

那特斯拉是怎么回应的呢?

他们说,这主要是为了记录自动驾驶车主,在测试过程中的行为和注意力保持情况。

并且强调,驾驶室的摄像头目前在北美以外的市场并没有激活,即使在美国,车主也可以自由选择是否开启使用,并且还说特斯拉配备了全球领先安全等级的网络安全体系以确保用户的隐私安全。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觉得它说得“滴水不漏”。

但我感觉也挺好笑,那些精英们,辛辛苦苦赚来的钱,反过来全都给了国外不说,还搭上了自己的隐私,甚至是背后可能泄漏的公司的战略机密和自己的银行卡,你说他们图什呢?

咱们有话说回来,特斯拉,这三个字一提出来,我们能联想到的,首先肯定有“自动驾驶”。

但这里有个问题,你看像顶级的 科技 巨头,谷歌,还有咱们的华为,百度,你说他们就没有开发自动驾驶吗?再想想,通用,奥迪,奔驰,宝马,哪一个不是几百年的老牌企业,这年销量都比特斯拉强,他们的 科技 也够发达,但我们怎么就没听说过这些车企推出自己的自动驾驶系统呢?

这个问题也很好回答,那就是,这些大车企知道自动驾驶的难度和风险,他们不愿意过早地推出一个不成熟的系统驾驶技术,那是对自己用户的不负责,也是对自己利益的巨大损失。

实际上这些 科技 巨头们,也在紧锣密鼓地开展着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甚至,他们用的设备还要比特斯拉本车上用的街景识别的设备还要先进且昂贵得多。

我们拿谷歌举例子。

就它车顶上的一个激光成像雷达,它就价值50万人民币,能够扫描360 全景,你看,就光光这一套设备,就比一整辆特斯拉要贵,这还不算完,自动驾驶车辆是依靠卫星进行定位的,而一旦遇到没有卫星信号的时候,自动驾驶也就废掉了,而为了应对这种状况,就不能依靠“卫星制导”而需要依靠“惯性制导”,这也是核动力潜艇在穿过北冰洋的时候所用到的技术。

这光光这一个设备,也需要50万人民币,它能做到什么程度呢?大概你能持续在没有GPS信号的情况下,行驶20分钟,这20分钟所积累的总误差不超过0.5米,这样的精确度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但就算是这样,谷歌也没有推出自己的成熟的无人驾驶系统,归根到底就是因为,无事故里程没达标,也就是说,谷歌想要做的,是一种能让人上了车就能安心睡觉,一觉醒来就到家的这种程度的无人驾驶系统,而就算是谷歌这样的 科技 巨头,也没有推出自动驾驶系统,也就是说它们还没能把它完善,那就更别说特斯拉了,其实,我更愿意称特斯拉的为辅助驾驶而不是无人驾驶。

而这种程度的无人驾驶系统,是不适合开放给个人车主的。

那为什么特斯拉开放了自动驾驶?那就是因为,自动驾驶技术需要海量的数据来完善,我们之前说的谷歌是怎么做的?他们是专门安排工作人员开着他们的实验车在路上跑,收集数据。

这样做有好处,就是安全,但也有坏处,那就是整个技术成熟的时间会非常长。

而特斯拉作为一个“年轻人”,马斯克作为一个“ 科技 狂人”,它根本等不了那么久,它不可能按部就班地等个7-8年,等待自动驾驶技术逐渐成熟再推出,这不符合马斯克的战略。

所以,我估计特斯拉开放“辅助驾驶”这项功能给个人车主,也是想借机收集驾驶数据,尽快完善自己的无人驾驶技术,但其中的风险需要所有特斯拉车主承担。

马斯克不是说2025年启动火星移民计划吗,我总有感觉,这次火星移民计划不只是计划会推迟,而且整个计划或许也不会一帆风顺。

我们说了这么多,不知道各位有没有生出一个没有说出口的疑问,那就是, 既然特斯拉又是刹车有问题,又是自动驾驶技术不成熟,他们的高官对于消费者还是一脸的高傲,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会买特斯拉?

这就有点像十年前,苹果的IPHONE4s,当时很多年轻人,不也勒紧裤腰带,省吃俭用就为了在发微博的时候,上面显示,来自IPHONE4S,不都为了这点小小的虚荣心?只是,iPhone不像三星那样会炸,但特斯拉是真的会“火”。

那为什么 历史 会惊人的相似呢?

我觉得一位哲学家对艺术的定义能够回答这个问题。

什么是艺术?

回答:它不仅是对美学的心理学,更是对地位的心理学。

那些买特斯拉的人,当然不仅仅是因为特斯拉造型很科幻,而是,特斯拉是一种地位的象征,能象征着他们比那些收入比他们低,品味比他们低的人更有地位,而能体现自己比他们更好一等所带来的优越感,正是这些精英的“快感”。

所以,从这一点来看,特斯拉也算得上是有钱人的“极乐天堂”。

但我们还是要回到对我们广大老百姓都会产生深远影响的问题上——自动驾驶。

说句实话,自动驾驶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是大势所趋,是国家战略,是 科技 巨头竞争下不可避免的产物,就像核电站,转基因食品,克隆技术,第一次出现在咱们视野中一样,也是一个会引起无穷争议个质疑的技术。

我也清楚地明白,作为一个老司机,有很多很多的人是很难接受自动驾驶,甚至是更加未来的无人驾驶,归根结底就是因为,大家不信任它,觉得它不安全。

但我也明确地告诉大家,这是不可避免的,甚至你现在打开地图,搜索目的地就能看到自动驾驶的选项,未来的脚步真在一步一步像我们靠近。

无论我们接不接受它,它都在完善,都在变得更加可靠,所以,我好奇的是,如果有一天,如果无人驾驶真的已经成熟到我们上了车就能睡觉,已经很安全了,到那个时候,我们是依旧坚守自己的决定,不去碰无人驾驶,不去按下无人驾驶的按钮,还是相信科学,拥抱这新的技术,拥抱未来生活呢?